在CES 2025上的處理器大廠英特爾演講中,英特爾臨時聯合執行長Michelle Johnston宣布,首款Intel 18A節點制程芯片,也就是英特爾Panther Lake處理器將于2025年下半年發表。演講中,Johnston還展示了 Panther Lake 芯片的樣品,并表示芯片已經在測試中,她對 intel 18A 節點制程的成果非常滿意。Johnston宣布Intel 18A節點制程將于2025年晚些時候發表。 她強調,英特爾會在2025年及以后繼續增強AI PC產品組合,向客戶提供領先的
關鍵字:
英特爾 Intel 18A
Supermicro, Inc. 作為AI/ML、高性能計算、云端、存儲和5G/邊緣領域的全方位IT解決方案提供企業,預告將推出全新設計的X14服務器平臺,并將通過新一代技術,使計算密集型工作負載與應用程序的性能進一步優化。繼Supermicro于2024年6月推出的效率優化X14服務器獲得了成功,新型系統以該系列服務器為基礎進行全面重大升級,在單一節點中空前地支持256個性能核(P-Core),以及最高8800MT/s的MRDIMM內存,并與新一代SXM、OAM和PCIe GPU兼容。此項組合可顯著加速
關鍵字:
Supermicro Intel X14服務器 AI 高性能計算 工作負載
Intel 18A芯片現已上電運行,并順利啟動操作系統,將用于明年推出的新一代客戶端和服務器產品。外部客戶產品將于明年上半年完成流片。英特爾宣布,基于Intel 18A制程節點打造的首批產品——AI PC客戶端處理器Panther Lake和服務器處理器Clearwater Forest,其樣片現已出廠、上電運行并順利啟動操作系統。距離流片僅隔不到兩個季度,英特爾便再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。目前,Panther Lake和Clearwater Forest均進展順利,預計將于2025年開始量產。此外,英特爾還
關鍵字:
Intel 18A
8月6日消息,在近日的財報電話會議上,Intel CEO宣布已成功接收全球第二臺價值3.83億美元的High NA EUV(極紫外光刻機)。High NA EUV光刻機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芯片制造設備之一,其分辨率達到8納米,能夠顯著提升芯片的晶體管密度和性能,是實現2nm以下先進制程大規模量產的必備武器。帕特·基辛格表示,第二臺High NA設備即將進入Intel位于美國俄勒岡州的晶圓廠,預計將支持公司新一代更強大的計算機芯片的生產。此前,Intel已于去年12月接收了全球首臺High NA EUV光刻
關鍵字:
Intel High NA EUV 光刻機 晶圓 8納米
7月28日消息,SEMI日本辦事處總裁Jim Hamajima近日呼吁業界盡早統一封測技術標準,尤其是先進封裝領域。他認為,當前臺積電、三星和Intel等芯片巨頭各自為戰,使用不同的封裝標準,這不僅影響了生產效率,也可能對行業利潤水平造成影響。目前僅臺積電、三星和Intel三家公司在先進制程芯片制造領域競爭,同時隨著芯片朝著高集成度、小特征尺寸和高I/O方向發展,對封裝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目前,先進封裝技術以倒裝芯片(Flip-Chip)為主,3D堆疊和嵌入式基板封裝(ED)的增長速度也非常快。HBM內
關鍵字:
SEMI 封裝 臺積電 三星 Intel
博主@kopite7kimi爆料稱英偉達RTX 50系列顯卡將在2025年1月7-10日舉辦的CES 2025展會上才會正式發布,“我認為我們在CES上才能看到RTX 50系列”。定價方面,有媒體預計RTX 5090的價格將在1800至2000美元之間。CES一向都是筆記本移動平臺更新的關鍵節點,從來沒有這個時候正式發布過新的桌面顯卡,但看來這次要打破常規了。RTX 50系列顯卡的熱設計功耗(TDP)相較于前一代RTX 40系列有了顯著提升,預示著新系列顯卡在性能上或將有更大突破。RTX 5090將接替R
關鍵字:
英偉達 顯卡 AMD Intel CES
7月11日消息,據媒體報道,英特爾在德國馬格德堡投資300億歐元(約合2364億元人民幣)的晶圓廠建設項目目前陷入困境。原計劃于2023年下半年開工的Fab 29.1和Fab 29.2兩座工廠,因多重因素影響,開工時間將繼續延后,這也意味著量產時間可能推遲至2030年。這個投資項目曾被視為英特爾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布局的重要一步,德國聯邦政府原計劃提供100億歐元補貼,以支持該項目。此前由于歐盟補貼的確認延遲,以及建廠地區需要移除的黑土問題,項目開工時間已推遲至2025年5月。然而近期的環評聽證會上,環保團體
關鍵字:
Intel 德國晶圓廠 量產
英特爾周三表示,其名為Intel 3的3nm級工藝技術已在兩個工廠進入大批量生產,并提供了有關新生產節點的一些額外細節。新工藝帶來了更高的性能和更高的晶體管密度,并支持1.2V的電壓,適用于超高性能應用。該節點針對的是英特爾自己的產品以及代工客戶。它還將在未來幾年內發展。英特爾代工技術開發副總裁Walid Hafez表示:“我們的英特爾3正在俄勒岡州和愛爾蘭的工廠進行大批量生產,包括最近推出的Xeon 6'Sierra Forest'和'Granite Rapids'處理器
關鍵字:
Intel 3 3nm 工藝
COMPUTEX 2024臺北國際計算機展開跑,英特爾執行長基辛格(Pat Gelsinger)一改過去大炮的性格,多次強調與中國臺灣的深厚連結,直指「IT」就是Intel跟Taiwan突顯密切的合作,更坦言佩服臺積電的優秀技術,他的言論引發網友討論。有網友在PTT發文指出,基辛格雖然是人才,不過人挺傲氣的,以前看不起臺積電,前年對臺積電還是很不客氣,結果今年訪臺,整個身段都變軟了,講話也很客氣,還不斷吹捧中國臺灣幾個供貨商,怎么跟之前的態度差這么多?并疑惑表示,「難道基辛格在下一盤大棋?」、「這個操作對
關鍵字:
基辛格 臺積電 COMPUTEX Intel
近日,英特爾按照其“四年五個制程節點”計劃,如期實現了Intel 3制程節點的大規模量產。使用這一節點的首款產品,代號為Sierra Forest的英特爾?至強?6能效核處理器,已經面向市場推出。新產品面向數據中心,為云而生,帶來了性能和能效的雙重提升。預計于2024年第三季度推出的英特爾?至強?6性能核處理器(代號Granite Rapids),將同樣基于Intel 3打造。Intel 3制程工藝如何助力新產品實現飛躍?與上一個制程節點Intel 4相比,Intel 3實現了約0.9倍的邏輯微縮和17%
關鍵字:
Intel 3 制程
Other World Computing—將藝術表達和數字世界結合在一起、為創意專業人士和技術消費者帶來計算機硬件、配件和軟件解決方案的領導供應商。 – 今天宣布于臺北國際電腦展(Computex)與Intel ? Thunderbolt? Share 合作,通過 Other World Computing Thunderbolt? Go Dock 提供快速的 PC 到 PC 體驗。藉由將 Thunderbolt Go Dock 與配備 Thunderbolt 的設備配對,可以享受最佳的共享計算體驗。
關鍵字:
Intel PC到PC連接 Other World Computing
英特爾NCS 2由最新一代的英特爾VPU(視覺處理單元)支持–英特爾Movidius Myriad X VPU。這是第一個具有神經計算引擎的VPU,可提供額外的性能。諸如Caffe,Tensor Flow或MXNet之類的深度學習神經網絡可以與NCS2上的OpenVINO工具包集成。這些機器學習框架針對全新的深度神經網絡(DNN)推理引擎進行了優化,該引擎提供的性能是前一代的八倍。 借助電腦和Intel NCS2,開發人員可以啟動其AI和計算機視覺應用的開發,并在幾分鐘內執行。英特爾NCS2在標準USB
關鍵字:
Intel 神經計算棒 NCS2 智能機器手臂 視覺
AI PC方興未艾,而除了CPU、GPU、NPU這樣的基礎硬件,更關鍵的是應用軟件與場景的生態落地。只有從應用上真正改變人們的日常工作、生活體驗,帶來真正的便利,AI PC才能取得成功。作為行業執牛耳者,Intel不但率先倡導了AI PC的概念,帶來了史上變革最大的酷睿Ultra處理器、大量的AI PC筆記本,領導PC全面進入AI時代,更在生態拓展方面不遺余力地投入。按照Intel的宏圖大愿,AI PC 2024年的出貨量就會有大約4000萬臺,而到了2025,這一市場規模將超過1億臺,走進千家萬戶。為了
關鍵字:
Intel CPU GPU NPU
在近期舉行的Intel Vision 2024大會上,英特爾重磅發布其開放的、可擴展的全新AI戰略,同時公布了英特爾?至強? 6處理器的品牌煥新,滿足客戶對于處理器能效和性能的多樣化需求。此外,英特爾還分享了在互聯網、教育、制造及醫療等垂直領域的諸多應用落地,深度展示其攜手生態伙伴推動千行百業數智化變革的進程。構建高效解決方案,釋放企業AI潛力2023年被業界視為生成式AI的元年,隨著大模型和生成式AI的高速發展,企業正迎來AI發展轉折點。預計到2026年,80%的企業將使用生成式AI1,同時至少 50%
關鍵字:
英特爾 Intel Vision
intel foundry介紹
您好,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intel foundry!
歡迎您創建該詞條,闡述對intel foundry的理解,并與今后在此搜索intel foundry的朋友們分享。
創建詞條
關于我們 -
廣告服務 -
企業會員服務 -
網站地圖 -
聯系我們 -
征稿 -
友情鏈接 -
手機EEPW
Copyright ?2000-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& PRODUCT WORLD. All rights reserved.
《電子產品世界》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
京ICP備12027778號-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: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